超载乱象何时休?2025牵引车市场巨变,新能源黑马狂飙179%!

公路上疾驰的“百吨王”与悄然更替的新能源重卡,正在上演中国物流运输业的冰与火之歌。
河南宝丰县的公路上,一辆辆运输砂石料的六轴货车沉重地行驶着——这些被业内称为“百吨王”的超载货车,正在引发一系列安全隐患:交通事故频发、公路桥梁被破坏、司机视线受阻、车道被挤占……
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的超载乱象只是行业痛点的一个缩影。与此同时,一场静默的革命正在牵引车市场展开:传统燃油车销量持续下滑,而新能源牵引车正以285%的惊人增速重塑行业格局。
01 市场巨变:传统豪强遇冷,新能源黑马狂奔
2025年的牵引车市场呈现“冰火两重天”景象。1-4月行业整体销量同比下滑4%,相当于每天少卖近150辆传统燃油牵引车。
传统巨头中,一汽解放作为曾经的“老大哥”,销量同比下滑17%,市场份额缩水至22.6%;东风汽车销量下滑8%,被福田汽车挤出前四。
与传统市场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新能源牵引车正迎来爆发式增长。2025年5月,全国新能源牵引车销量达1.1万辆,同比暴涨285%,1-5月累计销量已达4.45万辆。
徐工汽车以179%的增速杀入行业第六,远程商用车增速107%,北汽重卡增速更是高达314%。这些新能源黑马正以惊人速度蚕食传统厂商的市场份额。
02 格局重塑:双雄争霸与后来者崛起
新能源赛道已形成传统巨头与新兴势力激烈角逐的局面。在2025年5月榜单上,徐工重卡以超2000辆的销量卫冕月度冠军,成为当月唯一突破2000辆大关的企业。
一汽解放虽在传统领域受挫,但在新能源赛道实现华丽转身,5月销量暴增530%至1803辆,紧追徐工位居亚军。三一重卡则以1450辆的成绩稳居第三。
更令人瞩目的是后来者的突飞猛进:福田汽车凭借混动技术实现545%的增长,月销1188辆;奇瑞商用车更是以659%的增速首度冲进前十。
用户关注度排行榜揭示品牌认知变化。电动牵引车领域,三一重卡以97.95的关注指数跃居榜首,一汽解放(97.64)和重汽豪沃(96.89)紧随其后
03 经济账本:新能源车的降本“杀手锏”
新能源牵引车迅速崛起的关键在于其显著的经济效益。在港口场景下,新能源牵引车每公里成本比燃油车低30%,为运输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润空间。
以福田欧曼星辉HEV重卡为例,在干线运输场景下,每月能为司机省下5000元油费,一年节省费用相当于一辆小轿车的价值。
从事物流运输十多年的宁帅深有体会:“换上新能源重卡后,不仅驾驶体验好了,成本也下降了不少。”
促销活动进一步降低了购车门槛。在苏州,徐工漢風E7电动牵引车推出高达2万元的让利活动,原价60万元的车型现仅需58万元。
04 政策驱动:淘汰补贴与场景突破
国家政策为新能源重卡普及注入强劲动力。2025年,政府进一步扩大老旧货车淘汰补贴范围至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,对购置新能源重卡的车主给予补贴。
地方政府也积极推动转型。在山西长治等资源型城市,政府通过路权优先、基建配套等政策,推动工矿企业新能源重卡使用率突破40%。
不同技术路线在不同场景中各显神通:LNG重卡在长途运输中凭借800公里续航和全国6000座加气站的优势占据30%市场份额;纯电动重卡称霸中短途场景;甲醇重卡则以超长续驶能力崭露头角。
封闭场景成为新能源突破的“桥头堡”。远程商用车超60%销量来自矿区和渣土运输场景,这些“零排放”区域正形成新能源重卡的专属护城河。
05 未来之路:从产品竞争到生态战争
随着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高,牵引车行业的竞争本质正在改变。供应链专家指出,未来竞争将是“整零协同的生态战”,从单一车辆性能比拼升级为“人-车-货-厂”的系统解决方案竞争。
传统巨头已开始积极应对变局。中国重汽虽稳坐头把交椅,但正加速新能源布局;一汽解放在新能源领域实现376%的增长,努力扭转传统领域颓势。
市场数据揭示残酷现实:前10厂商中7家增长、3家下滑,新能源阵营贡献了超60%的增量。这种“马太效应”正倒逼所有厂商加速转型。
正如行业观察人士所言:固守燃油车的时代已经过去,新能源才是未来的高速公路。
曾经的重卡王者一汽解放在新能源赛道实现530%的爆发式增长,而徐工重卡凭借可充可换可氢的补能方案,在港口场景下每公里成本比燃油车降低30%。这些数字背后,是运输从业者实实在在的收益。
当福田混动重卡每月为司机省下5000元油费,当山西长治工矿企业新能源重卡使用率突破40%8,这场变革早已超出技术更替的范畴。

